阿坝州“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修订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州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对全州“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如下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概况
“十一五”时期,州委、州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汶川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克服自然、气候、市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1.1.1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0年,全州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36.5亿元,较2005年增长70.56%,年均递增11.27%;粮食播面和粮食总产量分别达82.87万亩和17.20万吨,分别较2005年增长2.13%和1.96%,年均分别递增0.42%和0.39%。畜牧业连续27年丰收,肉、奶产量分别达到9.7万吨和10.77万吨,分别较2005年增长25.35%和19.29%,年均分别递增4.62%和3.59 %。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41元,较2005年增加1860元,增长98.88%,年均递增14.74%。
1.1.2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现代农业雏形凸显
立足资源禀赋,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健康发展的现代农业雏形。发展现代特色种植业。按照“稳粮调结构”的要求,大力发展蔬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5大特色产业和林产业。2010年,全州五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81.1万亩,年均增长5.31%,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达124.14万吨和13.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03%和22.20%。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牧区奶源基地、优质牦牛肉、藏绵羊肉生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半农半牧区优质生猪基地初具规模。2010年优质牲畜养殖基地规模达到85万头,优质肉、奶产量分别达到7万吨和8万吨。培育劳务产业。2010年,全州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9.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8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63%和23.37%。
1.1.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年提高,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全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48万亩、标志产品达42个,13个无公害畜产品、13个产地、17个绿色食品通过认定;全州共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54个、地理标志产品品牌2个、产地保护品牌2个,具有阿坝特色的品牌体系初见端倪。相继引进阿坝新希望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一批以牦牛肉奶、特色水果、山野水果、蔬菜杂粮和中藏药材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相继发展壮大。目前,全州已引进、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其中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州级13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增收作用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发展壮大,2010年,全州已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5个,入会农户达2.4万户,辐射带动2.1万户。
1.1.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升
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实施重大民生工程的重大机遇,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0年,全州累计完成中低产土改造14.26万亩,农村水利工程达到7831处,蓄引提水能力达到1578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35万亩,解决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灾后重建工程1561处,恢复解决23.79万人的饮水问题。建成农村公路1264条6438公里、农村客运站258个,全州符合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通车率达93%,村通车率85%。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3.07万口,实施太阳灶2.06万台,发放生物质炉 3.24万套。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2.8%提高到24.2%;继续实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防沙治沙和湿地保护试点等生态建设重大项目,草原保护得到加强。
1.1.5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一批直接关系农牧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民生项目先后启动。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灾区农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62114户农牧民喜迁新居,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恢复重建,整理复垦耕地17.5万亩,特色产业重建、生态修复与建设等进展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实施了易地育人、易地搬迁、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调整结构、卫生防疫和科技攻关等项目。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2009~2010年完成11个县475个村508个定居点36296套牧民定居房建设,436个村民活动中心建成投用,定居点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4.15万顶帐篷及配套设施全部发放到位。推进高半山脱贫致富工程,2008至2010年,在全州13个县717个村全面实施了以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和建新型清洁能源、建通村入户路为主要内容的“四改两建”工程,涉及农户7.53万户、农牧民34.17万人。
1.1.6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制定《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等7个配套文件,组织编写了州、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13个专项规划。稳步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2006~2009年,省州共投入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落实省、州、县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100个,涌现出茂县牟托村、理县木卡村、汶川赵壁村等一批先进典型。抢抓机遇,以灾后农业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病试点以及高半山脱贫致富工程建设为平台,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强力推进“三百”示范工程,建成100个特色魅力乡镇、100个幸福美丽村寨和100个精品旅游村寨;汶川县、红原县省级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有序。
1.2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州全面完成灾后农业重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加快推进富民强州全面小康进程,实现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科学分析和把握“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1.2.1农村改革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2008年11月,州委召开了九届七次全会,分析总结我州农村改革发展现状,讨论研究新形势下我州农村工作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阿坝州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标志着我州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推进。一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全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着力构建新型的工农业关系。二是我国正处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时刻,全州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道路,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三是我国正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全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着力构建新型城乡互动共融发展关系。
1.2.2农业农村经济面临重大的建设机遇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带来机遇。汶川特大地震后,我们具备了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以及对口支援等有利条件。农房重建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恢复建设以及产业恢复重建项目多、投资大、带动性强,覆盖6个重灾县和部分非重灾县。二是民生工程建设产生机遇。近年来一大批民生工程,如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以及我州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高半山脱贫致富工程,给我州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三是中央加大藏区政策支持力度孕育机遇。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经济加速西进,开启了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征程。
1.2.3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我州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全州草原、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为452.2万公顷、282万公顷和11万公顷,分别占幅员面积的53.7%、33.9%和1.1%。各类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经济林果品种丰富、中藏药材享誉中外;拥有十多个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和大量野生动植物资源;拥有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黄龙、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州地域广阔,生物差异性大,农区具有光照充足、温差大等有利条件,具有生产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等比较优势,特别是具备“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资源优势以及诸多的原产地产品特色优势,具有发展生态型、特色型、高端型农业的自然优势和基础条件。我州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远离大工业城市,空气、水质、土壤洁净,环境质量可靠;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处,紧邻成都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因此,我州生产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牦牛肉奶等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农畜产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机会日益增多,开发、加工前景非常看好。
1.3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州农业农村经济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是弱质产业,增效难,农村是落后地区,发展慢,农牧民是困难群体,增收难。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又使原本弱质的农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十二五”期间,一系列制约因素对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要求。
1.3.1资源利用受到限制
种植业方面,耕地总量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全州仅有农耕地90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不足3万亩,加上发展特色农产品还需占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土地,给稳定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压力。畜牧业方面,由于严重的超载过牧和人为破坏,草场退化、沙化和鼠虫害严重,草原生态恶化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使畜牧业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
1.3.2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我州气候多样性明显,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率高、涉及面广、危害大。近年来,雪灾、冰雹、泥石流、洪水、夏连伏旱等灾害不断,虽及时采取救灾应急措施,但直接经济损失巨大。特别是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致使耕地大面积被毁,农村公路、电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房损毁严重,特色产业遭到重创,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我州农村综合生产能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1.3.3特色产业不成规模
由于受到自然地理、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州农牧业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而全的分散经营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色农畜产品基地的面积、产量和产值都还比较小,远远不能达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农业结构不够优、产业链条不够长、龙头带动不够强、产品质量不够高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制约着规模效益的整体发挥,制约着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1.3.4基础设施较为脆弱
因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欠账较多,水、电、路、通信等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灌溉设施严重短缺,基本农田、基本草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繁重,农牧民行路难、用电难,农产品运销难、加工难等状况仍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同时,全州覆盖乡镇的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尚未完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技术培训网络尚不健全。
1.3.5科技含量仍然不高
全州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牧民综合素质差、科技转化能力低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研弱化,科技人员待遇偏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吸收、利用、转化科学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科技转化能力较低,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和综合应用转化相对较差,全州30%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内地和全国50%的水平。
1.3.6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从农业内部看,我州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增产增收潜力较低;龙头企业加工增值能力差,带动能力弱;市场体系培育不够,品牌效应差,市场风险大。从增收门路看,由于农村技能型人才较少,农牧民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州内务工的环境、空间、渠道重视和支持不够,提供不足,利用不好,实现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
1.3.7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我州是典型的集“老、少、边、穷、病”为一体的整体贫困地区,在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全州贫困人口由2000年底的36.7万人减少到2007年底的17.4万人。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州扶贫开发难度明显加大,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剧增、贫困程度加深、贫困面扩大、扶贫难度增大。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2.1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
4.《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5.《中共阿坝州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的决定》;
6.《中共阿坝州委关于制定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
7.《阿坝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阿坝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及13个专业规划;
9.《阿坝州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农业产业恢复重建规划》;
2.2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把农牧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转变发展方式、扩展发展空间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改善发展条件,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长期稳定。
2.3基本原则
2.3.1坚持突出特色原则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选准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聚集,引导优势产业向适宜区集中,不断扩大特色产业区域骨架,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经济,构建“全州一盘棋、区域独具特色”的新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3.2坚持整体构建原则
立足产业布局,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推进“整体构建、抱团发展”战略,在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形成相对统一的品牌、商标、包装、质量标准、技术体系和销售渠道,推进产业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重建和发展。
2.3.3坚持质量为本原则
立足产业基础,注重发展质量,积极推进“提升改造、引进培育”战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培育优质新兴产业,最大限度避免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形成农牧产业新的增长点,让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3.4坚持基地优先原则
立足优势资源,注重基地发展,积极推进“生产为基、延伸发展”战略,把特色生产基地与精深加工、产品分级、包装预贮、冷凉运输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特色生产基地发展、壮大,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夯实产业化经营基础,最大限度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2.3.5坚持龙头带动原则
立足提升农牧业整体效益,注重产加销协调推进,积极推进“龙头带动、辐射扩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开展产业合作,在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建立公平、合理、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调动和发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加工业发展、助农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产业发展进程,促进农牧业多环节增收。
2.3.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积极推进“生态立州、科学发展”战略,把产业化恢复发展与转变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防灾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2.3.7坚持多元投入原则
立足产业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多元投入、良性互动”战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要求,构建多元化投入重建机制,形成产业发展提升合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良性互动合作协调机制,构造互补互利双赢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2.3.8坚持以民为本原则
尊重民愿、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切实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相统一。
2.4发展目标
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再上台阶,主要农畜产品供给保持平稳增长。农牧林业产值显著提升,2015年达到54.30亿元,年均递增4%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2015年达到7857元,年均增长16%。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播面稳定在8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7万吨以上;优质蔬菜、优质马铃薯、特色水果、中低温食用菌、道地中藏药材、酿酒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大幅上升,总量达到160万吨以上,年均增长4.86%。肉、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3万吨和14万吨,年均分别递增6.03%和5.39%。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农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农牧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农村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农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村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年农村劳务输出转移达到10万人以上。加快高原畜产品加工区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打造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3个,年产值上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6个,产业化经营对农牧户的带动面达到5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牧业科研、推广、应用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5个百分点。农牧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健全,良好农业规范(GAP)得到有效推行,基本实现食用农畜产品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比例明显上升。
——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夯实,农牧业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80%左右;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畜禽病死率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落实生态发展战略,林草覆盖率超过75%;合理利用草原和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化和鼠虫害进一步扩大。
——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农村牧区社会面貌极大改善。每年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以上,农牧民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涌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快速发展;农牧业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第三章产业发展
3.1总体思路及目标
立足阿坝州农牧业资源优势,以整合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延伸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链为重点,以主导产业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为主要抓手,以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有效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提高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有效提升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按照这一思路,到2015年,力争我州农牧产业在特色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品牌整合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产业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3.2区域布局
3.2.1种植业
高原和山原中药材、青稞豆薯特色产业经济带。优化生产布局,在合理开发利用天然中药材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展道地中药材人工种植及抚育基地建设,强化重点道地药材品种种植标准、质量标准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加速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和产品开发;青稞、豆、薯以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优质产品总量,提高商品率和加工率。
半山优质特色干果、玉米产业带。稳定花椒面积,发展优质核桃,提高干果生产水平,发展产品加工业;稳定玉米播种面积,扩大马铃薯面积,实施农牧结合,大力推广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确保农村人口口粮基本自给。
河谷最适宜区特色水果产业带。通过改造提升,优先发展以甜樱桃、酿酒葡萄、青脆李等特色水果,并加大对农民收入有较大影响的苹果、雪梨品种更新改造力度,科学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品质,大幅度增加优质果品数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加工水平。
沿河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及东南生态茶叶产业带。面向成、渝两地及周边市场,积极开辟西北市场。以汶、理、茂为重点,辐射松、九、黑及马尔康、金川、阿坝,加快无公害秋淡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着手开发一批用于加工或能上超市、进高级餐厅、适宜精加工或出口创汇的精细菜和特色品种。在松潘白羊、汶川漩映地区等优势区域建设生态绿色茶叶基地。
3.2.2畜牧业
以特色品种、优势区域为轴心,以合理距离为半径,以高半山地区为重点,紧紧围绕畜产品加工业,规划设计畜牧产业辐射区。突出特色,优化布局,积极创建名优品牌,着力打造产业核心区,着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原牦牛、优质肉羊、优质生猪、优质禽兔四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特色藏猪、特色藏鸡、优质蜂、优质牧草及特种养殖五大产业。占领制高点,吸引周边优势畜产品资源向核心区集聚,对内形成大基地,对外形成大市场。
高原纯牧区。重点发展牦牛和藏系绵羊产业,建设特色牦牛肉奶、优质绵羊肉基地。开展现代畜牧业产业示范,推广应用畜牧科技,推行补饲、半舍饲、季节性舍饲和休牧、轮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提高牧区畜牧业生产能力。
高山峡谷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兼顾肉牛肉羊及禽兔标准化养殖,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建设特色生猪基地、禽兔基地。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
农牧结合区。发挥农牧结合优势,逐步建成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引进优质肉牛、肉羊品种,杂交改良地方品种,提升生产能力。实施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推行山羊圈养、藏猪、藏鸡、阿坝蜜蜂生态养殖。
3.3主导产业培育
3.3.1种植业
(1)特色水果。2011年到2012年以改造发展为重点,加大调整品种结构的力度,淘汰不适宜的品种果园和衰老果园,发展特色水果新品种6万亩;改造12万亩低产老果园和幼龄果园。2013到2015年以巩固提升为重点,主攻产品产量、质量,提升产业效益,创建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全州水果总产量达到40万吨以上,优质果比例达到90%以上。
(2)优质蔬菜。2011年到2012以发展、提升、改造为重点,加大科技推广和市场开拓力度,以恢复、调整、改造、提高为主要手段,以鲜菜外运生产销售为主,全州秋淡蔬菜商品生产基地22万亩。2013到2015年以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全面提升产品产量、质量、产业效益,全州蔬菜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
(3)马铃薯。以提高单产和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开拓市场、产品加工和多用餐品开发为重点,面向市场建企业,依托市场建基地,围绕基地建良繁,在高半山和高原农区调减低产低效作物、充分利用轮歇地大力发展马铃薯,引进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和脱毒种薯,构建优质加工专用马铃薯及菜用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全州马铃薯面积达到23万亩,总产41万吨以上,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4)道地中药材。加强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道地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道地中藏药材野生驯化试验研究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强重点道地中药材种源基地建设,加快道地名贵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和GAP基地认定,打造道地中药材品牌,积极引进和培育壮大药业基地企业,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市场销售体系,全面推进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实现道地中药材种植植在地规模达到15万亩以上,野生抚育在地规模达到30万亩以上。
(5)高原食用菌。充分利用高原生态气候优势,以红原县为核心,州内金针菇种植大户为基础,采用引进企业、资金和人才的方式,通过“专业大户带动”,“入股分红模式”,“专合组织联合模式”等多种经营形式,建成四川和全国最大的反季节中低温菌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州中低温食用菌总规模4000万袋,总产量达到6万吨以上。
3.3.2畜牧业
(1)高原牦牛。以提高牦牛商品乳、肉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途径,在牧区5县及黑水、马尔康、理县、茂县、小金、金川、九寨沟等半农半牧区县部分乡镇、村,着力牦牛乳、肉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牧户+协会+保健基地+牦牛肉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牦牛产业发展。全州牦牛肉、乳总产量分别达到6万吨和12万吨以上,肉、乳商品比例分别达到70%、60%以上。
(2)优质肉羊产业。在牧区5县及黑水、马尔康、理县、茂县、小金、金川、九寨沟等半农半牧区县部分乡镇、村,加大藏系绵羊选育、山羊改良和现代肉羊养殖新技术推广力度,将种草、配饲、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越冬育肥、安全生产等成熟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引导肉羊生产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生态型的方式转变。全州羊肉总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
(3)优质生猪。在半农半牧区8县、松潘县和若尔盖县部分乡镇,重点发展以PIC和DLY为主的优质生猪,推广以养殖小区集中饲养和分户饲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推行“养殖户+协会+基地+生猪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适度规模养殖的路子,着力推进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猪肉生产。全州猪肉总产量达到3.66万吨以上。
(4)优质禽兔。在半农半牧区8县、松潘县和若尔盖县部分乡镇,大力引进优质禽兔,开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全州禽兔出栏达1000万只。
3.4配套产业培育
3.4.1种植业
(1)玉米。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在交通不便及生态条件不适宜发展特色水果和蔬菜的地方及偏远玉米主产区,通过调减低产作物,地膜覆盖和间套作,稳定玉米面积24万亩,推广良种和配方施肥技术及规范化栽培配套技术,促进单产水平的提高。
(2)青稞。本着民生为重的原则,优化布局,面积稳定在14万亩。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技术配套,提高单产和质量。
(3)杂粮杂豆类。优化品种品质结构,调减杂胡豆、杂豌豆面积,稳定大白胡豆、绿豌豆,适当发展优质大、中、小白云豆和花云豆,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提高单产水平和效益。充分利用麦收后的热量条件,增种秋荞子,发展晚秋杂粮,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
(4)油菜。在稳定小春油菜面积的基础上,避开冰雹常发带,充分利用轮歇、轮作土地,发展高原春油菜,面积增加到7万亩;以推广杂交油菜品种和点播、育苗移栽、增施肥料和硼肥为主要技术支撑,提高单产水平。
(5)干果。在半农半牧区8县及松潘县,海拔2600以下地区建设早实核桃生产基地10万亩。以汶、理、茂三县为重点,建设花椒基地5万亩。
(6)沙棘。以小金等县为重点,建沙棘基地10万亩。
3.4.2畜牧业
(1)特色藏鸡。在牧区5县及金川、小金、马尔康、九寨沟等县适宜地区,以保促推,在搞好藏鸡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抓好藏鸡的开发利用。全州建9个藏鸡资源保护场或基地,出栏藏鸡10万只。
(2)特色藏猪产业。在牧区5县及金川、小金、马尔康等县,以保促推,在搞好藏猪猪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抓好藏猪的开发利用。全州适宜区建8个藏猪资源保护场或基地,出栏藏猪达2万头。
(3)优质中蜂。以全州农牧结合区和农区的蜜源条件良好的高半山地区为重点,搞好阿坝蜜蜂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好1个原种场、3个资源保护场、6个资源保护基地、9个阿坝蜜蜂养殖协会。在具备蜜源条件的适宜养殖区养殖阿坝蜜蜂,大力开展蜜蜂育种,推广现代蜜蜂养殖技术,抓好蜂产品的开发。全州阿坝蜜蜂存栏6万箱,蜂蜜产量600吨。
(4)优质牧草。大力实施种草养畜战略,重点抓好川草1号和川草2号老芒麦、黑麦草、垂蕙披尖草等适生优良牧草种子基地、打贮草基地和割草基地建设,加大牧草料精深加工,整体提升草产品档次,提高草产业发展水平。
(5)特种养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行政许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和开发利用,发展特种养殖。建设3000只雉类、100头鹿、1800头野猪、1000头獐、100头黑熊、1000 只火鸡等特种养殖基地,以基地为重点带动特种养殖业发展。
第四章产业化经营
4.1推进特色基地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生态保护为前提,经济效益为目标,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要求,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布局要求,采取“企民共建、政府推动”的办法,按照种养殖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进以8大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优质、专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基本满足现有农畜产品加工的需要。全州集中实施马铃薯、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五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到2015年,基地面积达到81 .3万亩。加大以高原牦牛、藏系绵羊、PIC生猪三大基地为重点的特色畜产品基地建设,2015年全州特色养殖基地达到110万头只,肉、奶产量分别达到9.50万吨和10.50万吨。
4.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围绕高原牦牛、PIC生猪、优质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藏药材等主导产业,构建完整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实现凡是优势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目标。一是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改造、资产重组等形式,使现有企业发展壮大。特别是要注重培育精深加工和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创造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州独办或联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到2015年,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州级13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
4.3强化市场体系建设
构建现代流通网络,让市场活起来。把培育流通主体和健全流通网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以农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供销合作社、农畜产品加工、物流等为龙头的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发展现代交易方式,让市场强起来。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加强仓储物流设施、标准化农家店、农畜产品信息化平台等现代交易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化营销手段,提高市场流通现代化水平。展开现代营销攻势,让产品牛起来。充分利用我州环境质量可靠、生态优势明显的优势,加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畜产品品牌的创建力度,并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展开强大宣传攻势,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新建、改造农贸市场7个,建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畜产品交易市场5个。
4.4培育农民专合组织
围绕特色效益农业、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基地都有专合组织带动。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万人帮扶行动,继续实施“千点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统一经营服务和销售服务等功能,参与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逐步向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变。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头人、骨干成员和业务辅导员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批经营人才。鼓励、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身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股、合作、租赁和承包等形式发展联合与合作经营,增强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发展专业合作组织65个,建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
4.5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来源: 时间:2014-03-19
热点排行
- 1、坚定信念践行责任担当
- 2、李克强谈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 防止中间环节加价获利
- 3、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阿坝州限额以下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随机确定中标人标准招标文件》征求意见建议的函
- 4、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答记者问—— 确保机构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进行
- 5、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川渝深化9个方面合作
- 6、要建4类强县!2018年四川县域经济这么发展
- 7、干部任前公示
- 8、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发展改革委2018年禁毒工作方案》的通知
- 9、阿坝州价格监测周报第二十期
- 10、关于印发《阿坝州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专项整改方案》的通知